西南古典生态美学

A4美术馆,中国成都,12.21.2019

1990年代西南行为艺术中的古典生态美学。

中国古典生态美学原理考察:

1990年代成都行为艺术

《格物、古典生态美学、以及90年代成都行为艺术》

四川大学 康书雅Sophia Kidd 博士

摘要】 :《礼记·大学》(公元前6-4世纪)格物是指研究、考察、探究事物的根本原理。 后来,根据《三国志》 ,陈寿(公元 233-297 年)强化了一种将格物与观察者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的美德伦理,并以节俭的钱包、纤细的腰围和热爱中庸之道。 他还补充说,从上升到下降然后又回来的变化周期。 在宋代,格物是新儒家重要的学习技术,受到朱熹及其新儒家的拥护。 到了清代,人们通过“格物”翻译了西方的“自然科学”,这是一门与医学和地理无关的学科。 从周到清的两千多年里,格物已经从一种生态和整体的活动演变为一门科学唯物主义的学科。 这可以反映在我们今天地球的生态崩溃中,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的结果。

本次讲座于2019年12月在A4博物馆举行,最近于2021年12月在清华大学举行,我们将格物回归古典语境,作为对原理的考察(对事物的考察,理学),将我们对自然和时间的研究延伸到艺术与表演。 我们用 格物 作为观察行为艺术的方法论和属性的陪衬 水之守护者,由来自中国各地的艺术家与成都现场艺术团体 719 艺术家联盟和美国行为艺术家和水活动家 Betsy Damon 在成都(1995 年)和拉萨(1996 年)进行的生态干预。 康书雅研究了阴阳五行关联性思维,将中国古典生态美学世界观铭刻在当代西南中国艺术发展叙事中。 本次讲座由戴光郁、朱罡、周斌三人展开面对面的交流。 对四位 “水的保卫者 “艺术家和贝西·戴蒙的访谈摘录和分析,为艺术家如何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信息。

关键词:生态美学、中国艺术、关联思维、成都行为艺术、中国当代艺术、阴阳五行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