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数民族艺术家如何加入中国当代主流艺术话语?

成都双年展于 2021 年 11 月 6 日试开,预计将持续至 2022 年 4 月 6 日,在成都天府艺术公园举行,由两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组成,每个博物馆都是城市建筑的标志性建筑。 成都天府美术馆和成都当代艺术馆。 作为大型艺术展,成都双年展由8个不同展览主题的分展、1场国际馆长会议和10多个平行展组成。 8个展览主题分别命名为:“多态共存”、“家园共栖”、“智能共振”、“时潮共燃”、“生态共度”、“意将共鸣” 、“民族共情”、“美育共线”。

8个主题中,有一个主题突出——“民族共情”,因为成都所在的四川与西藏接壤,有着悠久的文化接触和交流历史。 因此,成都已成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认同的中心。 展览中的艺术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,在现代化和移民的发展背景下,通过与历史协商的艺术方法来审视文化交流。 这些艺术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话语中往往不被提及,被忽视,通常被低估。 成都双年展旨在将这些艺术作品带入聚光灯下。

“民族共情”中的艺术作品如何代表川藏地区的历史并与之协商?

艺术家们从历史、环境和文化的角度探讨西藏不断变化的景观。 历史被张洹封装在一座巨大的宫殿(神庙(2021))的概念模型中,该模型的灵感来自敦煌莫高窟和布达拉宫。 对于张来说,构思中的建筑既包含灵性,也包含死亡。 虽然宫殿的正面由中国和俄罗斯历史人物的形象组成,但宫殿也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棺材形状。 所构想的宫殿由此代表了张对历史的解读,它介于鬼魂和历史尘埃之间。

张洹,神庙 Spirits Temple (2021)

在讨论环境和文化历史时,一些艺术家打算通过在不断变化的景观中表演,将他们对土地的记忆烙印在他们的身体中。 在刘尚英的《荒原计划No.21》中,刘尚英通过表演和绘画的方式解决了西藏景观的环境变化。 艺术家将画布铺在荒地上,与风景互动,同时在画布上留下痕迹,将他对荒地的记忆和感知结晶在画布表面的颜料中。

Liu Shang-ying, Wasteland Plan No.21 (2019)

《春耕》中,来自拉萨的艺术家边通过表演和影像装置探讨了城市征地的扩张。 带领家人记录最后一次耕地。 他们举行了告别仪式,以纪念家族的农田,农田的存在与消失是家族和西藏景观变迁的历史见证。 在另一场演出《移居山中》 (2013 年)中,Penpa 将他家的一部分搬到了山上的一个废墟中,据说这是与准噶尔战争的遗留物。 居住在没有屋顶的废墟中,Penpa 的表演的荒谬性对文化断裂、城市住房和特定地点的历史提出了质疑。

彭帕,最后的春耕

彭帕,搬到山上去

摄影师杨月鸾在他的作品《西藏风景》( Xizang fengjing西藏风景)中也谈到了现代化。 不再与现代基础设施分离,景观似乎是不祥的、遭到破坏的、脆弱的。

杨月鸾,西藏风景(Xizang fengjing 西藏风景)

其他艺术家如Bma Zhaxi 巴马扎西、德真德珍、次仁朗杰等艺术家通过鲜明的视觉语言和情感诠释,描绘了西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。 巴玛扎西尝试传统水墨画,他的画作以一种怪诞的、颠覆性的、但耐人寻味的方式表达了他家乡的印象。 德珍和次仁朗杰怀着对正在消逝的文化的感悟,在他们的画作中描绘出一幅奇幻、超现实的风景。 对奇异而奇幻的景观的描绘,指向西藏景观多年来经历的变化和城市化。

巴扎玛西,家乡的印象

德珍&次仁朗杰,放牧守边疆